新闻投稿 gae102@163.com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 > 社会新闻

湖北宜昌近七千名党员乐当小区“管家”

2017-07-31 22:39:15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字号:

湖北宜昌近七千名党员乐当小区“管家”
    民主协商议事 易西轩 摄

  中新网宜昌7月31日电 (郭晓莹 邓华丽)一条宽阔整洁的大道向小区深处延伸,所有车辆靠道路右侧有序停放,小区内微风轻拂,树影婆娑。这是7月31日记者在湖北省宜昌市长客小区看到的一幕,昔日脏乱差的杂居小区得以“脱胎换骨”。

  “昔日小区烂如泥,老鼠成群粪满地;业主怨声又载道,犹如住在难民区。”这首打油诗曾是长客小区的真实写照。

长客小区业委会主任向长前查看值班记录 易西轩 摄
长客小区业委会主任向长前查看值班记录 易西轩 摄

  2014年12月,长客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,由5位退休党员组成,平均年龄68.5岁,67岁的向长前当选业委会主任。

  5名年近古稀的老党员,一个7000平方米的杂居小区,一无权,二无钱,怎么办?通过民主协商,社区居委从“惠民资金”列支3万元,小区业主“众筹”1万元,为小区建起了门房,装了闸道、路灯和监控探头,还请了两个保安,又规范了停车位。随后,业委会协调宜昌长途汽车客运站投入10万元对小区排水系统、化粪池等实施改造,并修葺了花坛,增设了健身器材等。同时,西陵区将其列入该区“背街小巷”改造工程。

学院街道四方堰社区党员吴指挥亮身份领岗位 易西轩 摄
学院街道四方堰社区党员吴指挥亮身份领岗位 易西轩 摄

  经过数月的改造,长客小区发生了巨大变化:臭水沟封上了,小区道路通畅了,车辆停放有序了……如今的长客小区,有人理事、有地说事、有法干事,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“老屋穿上新衣裳,下水管道变通畅,道闸监控保平安,‘老母鸡’变‘金凤凰’。”向长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,赋诗一首。

  记者从7月31日举行的“西陵区2017年深化业委会工作推进会”上获悉,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该区把党支部建在业委会,打通基层党建“到社区、到小区、到楼栋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断延伸党的组织触角和工作视角。该区划分出党员的“责任区”5000多个,发动6800多名党员在8小时以外引领所住的小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。

  西陵区委书记卢斌介绍,该区是宜昌老城区和核心区,辖区人口多、杂居小区多、空挂户多、人户分离多,社区治理“难”,该区从2016年开始,强力推进“业委会组建100%覆盖工程”,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模式。目前,该区277个社会型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达到100%,探索出了具有西陵特色的“党建带动、社政联动、利益驱动、资金撬动、依法推动”的“组合拳”,自治经验在湖北省推介。

杂居小区改造后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易西轩 摄
杂居小区改造后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易西轩 摄

  卢斌说,2016年,西陵区财政预算设置“社区自治金”100万元,每个社区安排“惠民资金”20万元,采取“财政资金投入一点、辖区单位支持一点、受益业主缴纳一点”的方式,以财政“小资金”撬动社区“大投入”,有力推动了业委会的发展。截至目前,业委会采取“众筹”、协商、群策群力等方式累计协调落实服务资金94万元,解决实事难事211件,不仅解决了“城市病”,也为该区城市治理体系的“基层民主路径”和城市居民的“组织化”等问题探出新路。(完)